柴桥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,把“村民说事”作为村民参政议事的平台,聚焦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问题,切实解决好基层困难事、群众烦心事,将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一份份满意答卷。
“穿山出租房比较多,有大量外来人口,随之而来的是私家车也增多了。许多车主在村道开车的速度比较快,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,村民希望在辖区内的各个路口及停车场进出口处安装减速带。”村民丁青波说道。村里接到该村民诉求后,立马召开“村民说事”会议,会议决定由村、社共同联系街道交警部门,由交警部门规划减速带装的位置、数量等,给村民吃下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经过多方协调,由交警队出资安装减速带,现减速带已全部安装完毕,帮村民解决了出行安全这一烦心事。像这样的“村民说事”,在柴桥街道已是常态。无论在村民家中,还是庭院巷口、田间地头,干部群众、网格员围坐下来,以这种交流、沟通方式,面对面敞开说事、商量办事、大胆评事,这就是柴桥街道推行的“村民说事”制度。
今年7月,家住河头村庙前的两位村民,因建房问题产生矛盾。他们随即来到河头村村委会,通过村民说事平台,利用村委会力量协商解决相关问题。“村里因为建房问题或者道路修缮等类似问题产生矛盾的村民很多。这样的事情我们已经有了总结处理的经验。作为事情的第三方,我们会站在公正的立场解决问题,往村民家里多跑几趟也是应该的。”协调解决问题的网格员林昌耀说。
无独有偶,芦北小河蟹沿河路面边樟树、柏树树枝触及民用电线。因树木过高,居民无法自行修剪,台风天临近,存在较大安全隐患,请社区帮助解决。社区听到居民诉求后,立马联系相关部门,安排登高车、人员修剪相关树木,第一时间解决居民的烦心事。“村民说事”并无规定动作,大到国家政策的落实,小到家长里短,村民说出自己的诉求愿望,由干部解答和领办,呈现出“你说事、我办事、你放心”的良好局面。